从某污水PPP项目看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模式探索

时间:2018-4-23 14:25:00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 添加人:admin

  发展需求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西北部,人口约十六万,以少数民族居多。由于四周环山绕水,交通不便,全县发展一直较为落后。县城目前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建成于2010年,但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其设计规模和出水标准已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加之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备,需要对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生态保护

  环山绕水的地理特征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秉与外界的交通,但也赋予了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坐拥云台山,㵲阳河、杉木河等优质生态资源,施秉县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杉木河漂流更因为其清澈的水质、曲折的路线而有“天下漂”美誉。依托青山绿水的旅游发展战略,全县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保护极为看重,新建县城和乡镇污水二期及其配套管网系统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不言而喻。

  政策支持

  污水处理作为我国早开展委托运营的产业之一,其行业发展和技术规范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2013年国家推广PPP这一政策工具以来,污水项目成为了适宜采用PPP模式进行运作的类型之一。在地方财政进行收缩、政府融资规范程度提高的大环境下,采用PPP模式实施项目可以很好地帮助地方政府解决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项目操作的困难挑战

  基层规划缺乏生态要素

  在很多地方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即基层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总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扶贫规划,甚至具体到各个村各个组。然而一些需要更高层面决策的顶层设计,却没有在基层的规划中得到体现。以施秉县为例,新建污水处理厂的需求已存在多年,但污水管网、乡镇污水处理站等环保配套设施迟迟未见规划,这大大增加了咨询工作解决问题的难度。一方面是由于地方财力的客观困难,另一方面则由于在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贯彻执行时,地方主管部门缺少技术支持和智力帮助。

  扶贫项目要求经济节约

  以环保产业的特点来说,通常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需要实现更高的环保标准往往也需要更高的成本与支出。然而在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对项目自身的经济节约属性要求很高,需要投入的每一分钱、每一份人力、物力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这天然的矛盾就会给项目的业主和第三方带来巨大的挑战,往往需要绞尽脑汁反复推敲,不断追求鱼和熊掌兼得的方式。咨询机构作为整个项目运作中的技术支持者,有时候需要摒弃传统思维,深度挖掘,方才能为地方政府和扶贫工作带来大的价值。

  地方政府需要智力支持

  除去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上的天然劣势,相比较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在项目运作能力和项目运作经验上都有一定的不足。而面对施秉这类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项目,地方主管部门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下如能获得优秀的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技术支持,则对项目顺利执行大有裨益。在监管趋严、政策收紧的大环境中,以合规、合法、合理的方式帮助地方政府落地项目,不仅是咨询机构价值的体现,也是精准扶贫中扶贫工作方式的升级和创新。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看不清楚,换一个
精彩推荐

市政污水处理的工艺及方法

今年 阜阳这117个乡镇要建生活污水处理…

治理生活污水补齐美丽乡村短板

环境时评:让环保法真正“咬住”违法排污企…

本周资讯排行榜
更多>>视频分享